九鼎金租4.5亿减值“罗生门”:是郑州银行“藏雷”,还是宇通客车调节利润?

更新时间:2024-05-24 02:45:00作者:无忧百科

九鼎金租4.5亿减值“罗生门”:是郑州银行“藏雷”,还是宇通客车调节利润?

记者 卢岳

作为全国首家“A+H”上市城商行,郑州银行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2023年,郑州银行营收、净利润双降,尤其净利润降幅超20%。除了业绩承压,郑州银行的股价垫底A股上市银行同行。另因连续4年不分红,郑州银行还被投资者冠以“铁公鸡”的名号。

最近,郑州银行和宇通客车对同一投资主体的减值上演“罗生门”。据悉,郑州银行、宇通客车对九鼎金租分别持股51%、29%。2023年宇通客车对九鼎金租计提减值准备4.55亿元,而郑州银行却没有对九鼎金租计提减值准备。事情真相是怎么回事?

陷减值“罗生门”

河南九鼎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鼎金租”)是由郑州银行主发起,联合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通客车”)、河南天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一家全国性一级法人金融租赁公司。

截至2023年末,郑州银行、宇通客车对九鼎金租分别持股51%、29%。而两家公司对于同一主体九鼎金租的资产减值准备,却上演了一场“罗生门”。

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从自己的利润里预先扣一部分出来,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坏账做准备,这个数额的大小无疑会对公司的利润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其被视为“利润调节器”。

财报显示:2023年宇通客车实现营业收入270.42亿元,同比增长24.05%;净利润为18.17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39.36%。据梳理,宇通客车对涉及九鼎金租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4.55亿元,约占全年净利润的25%。

(图源:宇通客车2023年年报)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初,宇通客车曾发布公告称,近年来,外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金融租赁行业的政策环境、经营发展状况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九鼎金租所持有的融资租赁资产可能存在进一步减值的风险,公司所持有九鼎金租的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出现减值迹象。

公告显示,为客观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宇通客车聘请评估机构对其持有的九鼎金租29%股权可收回金额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报告等,宇通客车对涉及九鼎金租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4.53亿元。

相比宇通客车,郑州银行对九鼎金租持股比例明显大了不少,但奇怪的是,郑州银行却没有对九鼎金租计提减值准备。

据披露,郑州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投资、对联营公司投资两部分。具体来看,对子公司投资涉及九鼎金租以及5家村镇银行,其中对九鼎金租的投资额最大。数据显示,2023年郑州银行单体对涉及九鼎金租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图源:郑州银行2023年年报)

对于同一投资主体,为何持股比例偏小的宇通客车大手笔计提减值准备,而持股比例更大的郑州银行却没有计提减值准备?是宇通客车在调节利润,还是郑州银行隐藏了风险?

记者就此分别向两家公司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业绩承压4年不分红

郑州银行前身为郑州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1月在河南省内48家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该行于2015年12月和2018年9月分别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

虽然头顶首家双重上市城商行的光环,但郑州银行有些不被资本市场待见。拉长时间线看,郑州银行上市后股价整体处于下滑通道,截至5月22日下午收盘,郑州银行报1.98元/股,在42家A股上市银行同业中垫底,较5.89元的历史最高点跌去66.38%。

郑州银行在股市遇冷,一定程度上受到业绩承压所波及。据悉,郑州银行在深交所上市当年,营业收入虽小幅增长9.44%,但同期净利润由增转降,同比大幅下降28.53%。

此后,郑州银行净利润有所回升,但近年来业绩增长趋于放缓甚至出现倒退。2019年至2022年,郑州银行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0.88%、8.30%、1.33%、2.0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40%、-3.58%、1.85%、-24.92%。

随着上市银行“年报季”落幕,郑州银行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揭晓。2023年,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6.67亿元,同比下降9.50%;净利润为18.50亿元,同比下降23.62%。2024年一季度,郑州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47%,净利润则延续下降态势,同比降幅为18.57%。

(图源:郑州银行2023年年报)

对于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郑州银行解释称,“受资产规模变化及汇率波动影响,叠加息差收窄等因素,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不及同期。”

据披露,截至2023年末,郑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关口,达到6307.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另外,报告期内,郑州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净利差分别为2.08%、2.00%,分别同比下降0.19个、0.18个百分点。

在高管薪酬方面,2023年郑州银行的董监高合计领薪2103.50万元,较2022年的2561.66万元减少了17.89%。在已公布高管报酬总额的23家A股上市城农商行中,郑州银行的董监高薪酬仍排名第五。

郑州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高管薪酬在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基础上,自2024年起分两年每年压降10%,同时进一步调整内部分配结构,优化薪酬分配级差,将调整出来的薪酬资源配置到基层员工,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42家上市银行的分红预案悉数“出炉”,拟不实施分红的仅郑州银行一家,并且其已连续4年零分红。对于郑州银行的这种操作,投资者中质疑声不断,其也因此被投资者称为“铁公鸡”。

对于连续多年不分红,郑州银行回应称有三点原因:一是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二是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三是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用作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有利于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以支持银行业务发展,维护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除了业绩承压,记者注意到,带领郑州银行登上资本市场的原掌舵人被查。5月13日,据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天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了解,王天宇为郑州银行前任董事长。履历显示,自1996年加入郑州银行以来,王天宇历任该行行长、董事长等要职。在其任内,郑州银行成为河南首家A股上市银行、国内首家A+H上市城商行。

2023年3月,在任期结束前一年,王天宇突然辞任郑州银行董事长,此后,郑州银行高层经历“大换血”。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原监事长郑丽娟、外部监事马宝军、职工监事李怀斌、副董事长夏华、首席信息官姜涛、总审计师王兆琪等先后离任。其中,职工监事李怀斌被有关部门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