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来啦⑥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厂了 啥时候进入家庭?

更新时间:2024-05-24 01:57:48作者:无忧百科

人形机器人来啦⑥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厂了 啥时候进入家庭?

大象新闻记者 刘小玉 安芳 轩峻

5月初,特斯拉放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在自家工厂“打工”的视频。视频中,擎天柱机器人拿取电池,放进电池槽中排列整齐。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工信部此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篇这样写道。

同样是5月初,中国大连EX仿真机器人量产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而仿生人形机器人的逼真程度更是让其火热出圈。



仿生机器人智能表情+灵巧手

5月14日,大象新闻记者来到大连市EX未来科技馆,身临其境“触摸”仿生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你好,欢迎来到EX未来科技馆,感受科技的魅力。”

走进EX未来科技馆,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眼前的各种机器人场景就像科幻电影里那般,精致妆容的仿生美女机器人正在安装机械臂,被缓缓推进医疗仓的机器人即将进行手术,仿生机器人鲁迅、爱迪生、贝多芬等历史文化名人正跨越时空,“讲述”他们的历史往事……

大连EX未来科技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拥有仿生人形机器人的数字文化展厅,拥有仿生科技、先进智能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尖端技术成果,让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随着一声“正在为您打开舱门”,大象新闻记者在EX未来科技馆触摸到了仿真机器人,“肤感太真实了,我现在摸着她好怕她突然间动一下”记者看着眼前的仿真机器人忍不住惊呼“太像真人了”!

仿真机器人这么像真人,那她有体温吗?EX机器人新媒体部于宛鑫向大象新闻记者介绍,这款仿生皮肤是用一种特殊的硅胶制成的,通过后天的一些化妆技术,能做得很逼真。“血管、毛孔、鸡皮等都可以做到跟人的一模一样。仿真机器人以前做过有体温的,我们有这个技术”。

形态逼真还不算,仿真机器人做起表情也手到擒来。场馆中有一处机器人模仿人类表情的体验处,大象新闻记者将面部置于屏幕中央,“嘟嘴、眨眼、微笑、皱眉”,仿生机器人也完全能做到。记者走在场馆内竟有些恍惚,一时分不清身后是真人还是机器人。

EX仿生机器人比较有特色的除了智能表情,还有机器人的灵巧手。EX机器人工程师王枫向记者介绍,机械手不仅手腕能够做到全方位的旋转,埋在手部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握持姿势获取物品的形状、物体的重量,因此能更好地控制抓握力度。“仿真仿生,包括皮肤纹理、颜色都能够做到栩栩如生,和真人的手一样,这种手不光能够运用于我们的机器人上,同时也可以运用于义肢、残疾人的肢体再造等各方面。”为了测试机器人的灵巧手,大象新闻记者还与他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结果机器人完胜。

未来机器人能替我上班吗

既然仿真机器人在无限的接近人类,有人不禁要问,那他能替我上班吗?EX机器人CEO李博阳表示,机器人问世之初,大家都在讲“机器换人”,就是在一些岗位上由机器人来替代人类去工作。现在看来,机器人能替代的更多的是一些重复性、枯燥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人力资源不足的岗位,比如很多年轻人没有更多的时间陪护老人、照顾孩子,在个人能力顾及不到的时候,就可以由机器人去满足人们的一些事务性需求。还有就是服务领域,机器人可以做到持续稳定的工作状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重复性、枯燥的工作中,就没有太多精力去做创造性的劳动。如果交给机器人去做,人就可以做更多有创意的工作,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机器人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解放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李博阳向大象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定型的机器人叫做“人形机器人加上大模型”,第一步是以10台为单位进行小批量的生产,现在已经生产20~30台的数量。“我们计划年内完成500台左右的生产,现在这个人形机器人的订单需求还是挺多的。”李博阳说,他们目前还没有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销售,更多的是面向企业及公共服务场景,产品定价大概在30~50万元一台。同时仿真机器人会有很多定制化的内容,包括大模型、训练数据、场景应用等,主要应用于老人陪护、企业前台、政务服务、儿童教育、商业活动等。

“我们现在做的仿生人形机器人是属于人形机器人中偏高端的一类产品方向,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市场定位。”李博阳介绍,下一步公司会把更多的新技术,包括智能交互技术、大模型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空间定位、移动以及识别技术等都融合到仿真机器人里面去。

李博阳预估,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仿真机器人便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服务于个人及家庭。“我相信机器人的价格是可以控制在10~20万以内这样一个市场级价格。”

李博阳说,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其实就是AI算法选择一个最优化的路径来为人们服务。从远景上来看,机器人之间的协同,机器人与各种各样智能设备之间的协同,将会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仿生人形机器人跟人的交互更自然,他能够像人一样做出表情、动作、语言,那么它就更适合做我们身边的小伙伴,比如家里面的管家、企业的老板秘书、公共服务的前台、客服等,机器人就变成了一个面向人的终端,至于完成很多工作,也是和各种各样类型的机器人共同来完成的。

未来机器人看中国

“调整你的时间表,这将是疯狂的2024年!”谷歌DeepMind研究院在预测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时称。

今年4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人民币,下同);2026年达104.71亿元;到2029年,将达75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32.7%;而到2035年,市场规模更有望达3000亿元。

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未来机器人要看中国。EX机器人CEO李博阳表示,仿生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里面的一个小分支,是一个集成度非常高的产品,在仿生人形机器人的这个细分领域,“我们跟国外算是同时起步,同时发展,我觉得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有更大的机会。”李博阳非常自信的说。

李博阳说,人工智能专业在国内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在数学、计算机等一些相关专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一些基础成果向人工智能做转化,我们现在有很多前沿的技术,也做了很多前沿的探索。另外,中国的产业链发展非常迅速,大量的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核心零部件、算法、整机、应用落地等都有企业在做,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会帮助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快速完成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此外中国还有一个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我们的应用市场,中国人其实比较能够接受新鲜的事物,愿意把这个新技术应用到现实的应用场景中去。

服务领域需要的人形机器人可能要比工业领域更多,能想象吗,未来每个人都可能会拥有几个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参与到教育、老人陪护、医疗等任何服务场景,让生活更便捷舒适,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