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报名校,考编不去乡下”,过来人直言:经历过才明白道理

更新时间:2024-05-24 02:22:28作者:无忧百科

“考研不报名校,考编不去乡下”,过来人直言:经历过才明白道理

中国人好像一辈子都泡在水里,中考、高考、专科、本科、考公、考研,我们总是在说:“上岸!上岸!”

但现实是什么呢,生命总在前进,我们好像从一个“水坑”跳进另一个“水坑”,其实又有谁真的喜欢考试、喜欢竞争呢,为的不过是一个稳定的发展,为了不让老师失望、家长操心罢了。

大四毕业在即,大学生再次面临两个“上岸”的选择——考研还是考编?这两者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命运,因此必须慎重考虑。



“考研不报名校,考编不去乡下”,过来人直言:经历过才明白道理

在往届生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研不报名校,考编不去乡下”,这里传统理念似乎是相悖的,毕竟中国学生似乎一辈子都在追求“重点”,强调“吃苦”

小彤同学就是个例子,大三的时候她决定考研,报考的是外省的一所top级别的985名校,这所院校实力强悍但竞争也非常激烈,虽然经过一年紧张激烈的备考,但小彤还是落榜了。

再三考虑之下,小彤决定二战,最终也是以微薄的优势成功上岸名校研究生,但是考上之后,小彤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她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再加上论文的压力,让她很担心自己是否能顺利毕业,真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小彤延毕了两年才拿到毕业证书,一个名校研究生,就耗费了她七年的光阴。

毕业后,由于年龄比较大,找工作受到了不少阻碍,于是她选择了报考公务员,这次吸取教训,小彤放弃了市级以上的公务员岗位,而是选择了乡镇公务员岗位。

这也和自己年龄有关,担心市级以上公务员自己一次考不上,后面年龄越来越大,考上的希望更加渺茫,可是上岸乡镇基层公务员几年之后,小彤才意识到,自己又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乡镇公务员不仅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内容也琐碎,几年的坚守换来的不是晋升,而是无奈,和自己一起毕业的室友,报考市级岗位,去年就晋升了,而自己却还在基层,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公务员。

每个选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重要是确定目标,避免行差踏错

小彤的经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考研不报名校,考编不去乡下”,往往只有过来人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前者上岸难度大,时间成本就高,现在的毕业生最珍贵的就是时间,只有与时间赛跑才能拿到更多机会。

而后者,上岸难度低的同时,也意味着发展受阻,待遇欠佳。对于毕业生来说,在选择目标时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只是想考个研究生学历,给考公选岗提高优势的话,自身能力一般选择名校的性价比就更低,若是想在专业领域内发展,能力足够的话考名校研究生,付出和收获才是成正比的。

而考公是职业规划,影响的是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在有学历或者专业优势的前提下,能选择市级及以上的公务员岗位,就尽量不要退而求其次选择乡镇事业编。

当然,如果本身学历和专业都没有优势,也不追求晋升,只希望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待到退休,同时也能忍受环境的艰苦,那乡镇事业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每个选择都有其优势和劣势,重要的是判断好自己的目



标和岗位的特点,最怕的不是选的路不够好,而是选错路又不甘心,白白浪费努力,辜负学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考研  名校  小彤  考编  公务员  毕业生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