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只卖13万多了

更新时间:2024-05-24 01:05:47作者:无忧百科

凯迪拉克只卖13万多了


01、凯迪拉克大甩卖

“凯迪拉克CT4击穿底价,裸车价仅需13万多!”最近,不少凯迪拉克经销商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目前正在开展限量促销活动,该品牌产品线中价格最亲民的车型——CT4,落地价已经低于16万元了。

要知道,作为美式运动轿车的CT4,目前厂商指导价21.97万~25.97万元。这么一看,相当于直降了约8万元。

由于上述消息出自某4S店的官方账号,瞬间吸引了不少潜在消费者的关注,但在社交媒体上,网友没有看到太多车主分享相关内容,于是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求证真实性。

带着疑问,近日「市界」走访了北京多家凯迪拉克4S店,销售董磊表示,虽然实际的成交价格和不同地区、不同4S店经销商的自身情况有关,但现在CT4正在促销的确是真的。

“CT4这个车卖的不好,目前厂家处于停产、清库存的状态,是否还会继续生产并没有确定的消息,所以优惠力度比较大。”据董磊分析,13万多的裸车价,大概率是需要以分期贷款的方式购车,“落地价在15万多的话,估计是没把利息算进去。”

董磊所在的4S店已经没有CT4的现车,价格优惠幅度目前也收紧了些。

“我们店通过车价50%分期贷款的方式,CT4目前全系现金优惠可以给到6万元以上。这样算下来,官方指导价21.97万元的1.5T风尚版车型,裸车价在15万多。加上购置税、保险和一年利息的话,落地价大概在18万多。全款购车的话,预估落地价会比分期贵上大几千元。”董磊说。

在另外一家凯迪拉克4S店,销售刘琦能给到消费者的优惠力度也基本相同。但由于该店也没有现车,最终能便宜多少还得由经理拍板。“还会有少量车源到店,但车型版本和颜色,甚至生产日期目前都不确定。价格还有可谈的空间,1.5T车型降到15万多肯定没问题。”

CT4是凯迪拉克旗下的一款B级三厢运动轿车,上汽通用生产的国产版车型于2020年4月正式上市,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23.97万元和25.97万元,均采用2.0T发动机+8AT变速箱的动力总成。2022年11月,CT4又新增了采用1.5T发动机的车型,以求拉低售价和降低油耗。


虽然定位为B级轿车,但是CT4的实际尺寸更接近大众速腾这样的A+级轿车,直接竞争对手也是奔驰A级、奥迪A3和宝马1系这样的豪华品牌A级轿车。

而撼动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等豪华品牌B级轿车的任务,则是由定位更高的凯迪拉克CT5来承担。

面对激烈的竞争,凯迪拉克CT4从一开始就使出了“降维打击”的招式。2.0T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水平不仅远超奔驰A级的1.3T、奥迪A3的1.4T发动机,面对同样采用2.0T发动机的宝马1系时,CT4还有着与百万级豪华轿车上相同的“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这个法宝。

这也让凯迪拉克敢于喊出“无后驱、不豪华”“人生第一辆后驱车”的口号。

在汽车行业中,“纵置发动机”和“后轮驱动”几乎是高端豪华车的标配。除了因为汽车从发明之初就由后轮驱动,这样的机械结构和驱动形式在重量分配、加速、操控、舒适性等方面,相比“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也更具优势。

但相应地,“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会提高成本,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车内的空间。因此,奔驰、宝马、奥迪的A级轿车和SUV目前均采用“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形式。

在整个凯迪拉克的产品线里,CT4是离普通人最近的豪华品牌后驱轿车。也因此,在听到CT4或将停产的消息时,不少行业人士表示惋惜,不过让他们更吃惊的还是价格。

据悉,现在有部分地区的销售为了能尽快完成业绩,针对高意向客户给出了“分期购车现金优惠9万元,2.0T车型17万多落地”的优惠力度。

02、空间太小是硬伤

虽然通用汽车官方还没有发表凯迪拉克CT4停产的消息,但从销量上来说,CT4的降价是必然的。

易车App数据显示,2022年凯迪拉克CT4总共售出了10889辆,月均销量907辆左右。2023年CT4的全年总销量下滑至7358辆,月均销量在613辆左右。而2024年1-4月,CT4的累计销量仅有717辆,月均销量已锐减至180辆左右。

相比之下,奔驰A级和奥迪A3在2024年1-4月,分别有着约3300辆、4800辆的月均销量表现。就算是被边缘化许久、2023年7月宣告停产的宝马1系,在停产前还依然有着每月超过1000辆的销量成绩。

这样看来,凯迪拉克CT4的坚持和成绩不成正比。

尽管同时有着豪华品牌、后驱、运动化的光环加持,但CT4失利的原因显而易见——它的后排空间实在是太小了。也就是大众POLO这样A0级小车的水平,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普遍需求。

“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虽然在性能、驾驶乐趣和差异化风格上为凯迪拉克加了很多分,但相应牺牲掉的空间实用性,让其无法与加长轴距的对手相抗衡。

“走运动路线,又要在中国市场追求一定销量的豪华品牌A级车,其实很难在驾控基础上,再去平衡后排空间以及价格等因素。宝马1系即使从后驱改为前驱,也没有攻破这个难题,凯迪拉克CT4也算输的不冤。”一位业内人士向「市界」表示。


▲(2020年,凯迪拉克入门豪华轿车CT4的内饰)

在他看来,奔驰A级和奥迪A3则属于向市场妥协,先加长轴距做好整体实用性,然后再做出自己的风格,对于驾控没有什么执念。“CT4如果也能加长,或许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投放的9款车型里,包括了3款燃油轿车(CT4、CT5、CT6)、4款燃油SUV(XT4、XT5、XT6、GT4)和两款纯电动SUV(IQ锐歌、IQ傲歌),但不只有CT4失意。

在凯迪拉克燃油车矩阵当中,CT系列代表轿车,XT系列代表SUV。而GT系列于2023年刚刚发布,属于当下比较热门的轿跑SUV系列。

财报显示,2021年,凯迪拉克全年累计销售超过了23.3万辆,创造了其在中国市场销量的新高。2022年,该品牌全年累计销售下滑至19.4万辆,2023年又小幅降至18.3万辆。

虽然在售车型不算少,但现在能支撑起凯迪拉克销量的,恐怕只有CT5这一款车型。2023全年,CT5共售出了84456辆,销量占比达到了46%左右,也是凯迪拉克唯一实现销量正增长的车型。2023年12月,“加量不加价”的中期改款CT5赢得了市场的认可,2024年1-4月其销量占比提升到了54.3%。

相比之下,凯迪拉克最新燃油车型GT4的市场表现,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自2023年5月上市以来,其月均销量仅有659辆左右。2024年1-4月,GT4的月均销量更是只有481辆。在一些销售人员和业内人士看来,CT4如果停产很可能也是在给GT4让路。

“GT4和CT4的起售价都是21.97万元,现在优惠完裸车在15万多。GT4是前驱车型,空间比CT4大了不少,理论上更能吸引家庭用户。虽然叫轿跑SUV,但其实更像是高底盘的两厢轿车,这样也和XT4的定位与价格也做出了区分。”

在汽车市场中,15万元可谓是一道分界线。燃油车时代,15万元是“高配A级轿车”与“低配B级轿车”的价格边界。

三年前,智能电动时代刚开启大战时,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说15万元是“智能汽车的基础分水岭”。而现在,15万元似乎已经成为豪华品牌的价格底线,并且还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03、新能源转型“起大早,赶晚集”

现在,不只是CT4,CT5、XT5、XT6等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摆在凯迪拉克面前的,也不只是燃油车“以价换量”的怪圈,还有新能源转型期的阵痛。

早在2019年,凯迪拉克就宣布将在2030年全面电动化,2021年该公司又表示计划在2025年~2026年逐渐停产燃油车型。一系列转型新能源的动作,在豪华品牌阵营中算是比较早的了。

与一些品牌通过“油改电”的方式造新能源车不同,凯迪拉克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采用智能化纯电动平台打造新车型的方式,完成转型的第一步,算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2022年6月,诞生自第三代通用纯电动平台“Ultium奥特能”的首款车型——凯迪拉克IQ锐歌,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这也是凯迪拉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定位中大型SUV,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43.97万~47.97万元。

此后,凯迪拉克围绕IQ锐歌车型和奥特能纯电动平台,铆足了劲做营销,但始终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方面,由于IQ锐歌的售价“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是大定车主投诉前后灯、轮圈等多处宣传与实际不符,对于口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023年7月,凯迪拉克宣布IQ锐歌官方降价6万元,调整后起售价为37.97万元。2023年11月,新增的两款入门车型又将价格门槛进一步拉低到了29.77万元,但这些动作并没有持续转化成销量。

2024年1-4月,IQ锐歌的月销量分别只有185辆、60辆、87辆和91辆,同比和环比均出现明显下滑。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凯迪拉克又于2024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布了第二款纯电动车型“IQ傲歌”,定位中型SUV,两款车型分别售23.97万元和26.97万元。

IQ傲歌看上去近似小一号的IQ锐歌,在产品和价格上都拿出了诚意。只不过,指望新车型成为凯迪拉克眼前的救命稻草,多少还是有些不现实的。

现在,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如火如荼,考虑到全球电动车市场严峻且不明朗的形势,凯迪拉克也突然“改口”,表示将会在2030年后继续售卖燃油车。

凯迪拉克全球副总裁John Roth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将会长期共存”,但没有提供明确的时间表。

官方发言人随后表示,电动化转型不会一帆风顺,凯迪拉克将会根据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进行调整,仍然可能会在2030年实现新车型的全面电动化,同时还将继续售卖燃油车。“有60%的豪华车用户会在下次购车时考虑购买电动汽车,我们会根据用户反馈调整相关的电动汽车计划。”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给凯迪拉克IQ锐歌的评价颇高,觉得其在产品层面有独到之处。但对于豪华品牌来说,产品并不是全部。凯迪拉克还需要认真思考价格策略,以及如何在中国市场讲出好的新故事。

作者 | 黄 硕

编辑 | 田晏林

运营 | 刘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