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弱复苏

更新时间:2024-05-15 08:01:27作者:无忧百科

阿里弱复苏


阿里巴巴今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一季度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经营利润147.65亿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96%。

其中,阿里巴巴的核心——淘天集团所代表的中国电商业务,一季度表现为:淘天集团整体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4%。淘天集团的两大核心业务——数字广告(客户管理)一季度收入635.74亿元,同比增长5%,环比上个季度的零增长,有所回升。

淘天集团旗下的直营业务板块一季度收入则为246.9亿元,同比下降2%。按阿里集团CEO吴泳铭早前对市场的表述,阿里的一些直营业务,一大作用在于提升消费频次,提升消费粘性。

根据阿里披露,淘宝天猫一季度GMV(剔除未成交订单)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在一季度也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超过了3500万。

整体来说,阿里的这份财报可能显示其牺牲了部分利润,来保市场份额。客户管理收入、GMV、会员数的提升显示了这点。

而对于阿里巴巴有利的因素在于:1、宏观经济在逐步复苏,2024年国家CPI调控目标设在3%左右。这对于大型综合性的零售平台来讲,有望获益。弱通胀有利于零售业绩表现。

2、庞杂的业务体系存在“降本增效”的空间,有空间去做整合,优化业务体系,并在中短期内产生一定效果。

3、在中国消费零售市场,总盘还是在增长的,线上的增速当下也还是要高于线下的。

阿里的风险则在于:1、价值观。

“规模不经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观出了问题。缺乏价值观的“凝聚”与“奉献”作用,会让业务的推展变得非常昂贵,甚至可能会让庞大的业务规模成为“负资产”。

价值观则需要“养”。

阿里近期所做的高层人士换血,尤其是淘天集团高层的换血,理论上,有助于树“新风”,带领企业回到用户价值的创造上来。

这一块是个慢活,未来要持续看效果。

2、创新能力。

阿里巴巴在以搜索引擎为驱动的中心化电商业务时代,是行业的标杆,几乎垄断了市场。而当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电商的驱动引擎从搜索引擎切换到推荐引擎时,阿里落伍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推荐引擎”还能赶得上吗?

可能是赶不上的。你不可能在拼多多后面用同样的模型超越拼多多,也不可能在美团后面再做出一个同样的美团。

你需要的是抓住未来。抓住未来的技术趋势、效率模型、交互体验等。这一块,阿里现在给市场的指引方向是:要抓住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

但这也可能需要极强的创新能力。从过往的情况看,颠覆性的创新往往都是中小企业做出来的。

阿里的优势则可能在于,它有应用场景、有庞大的数据积累。

祝阿里打破常规,获得成功。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一篇: 阿里弱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