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妍连续套现,38亿资产又摆上货架,开始“砸锅卖铁”

更新时间:2024-01-23 21:00:46作者:无忧百科

杨惠妍连续套现,38亿资产又摆上货架,开始“砸锅卖铁”



杨惠妍又开始“砸锅卖铁”了。

1月15日,杨惠妍现身碧桂园年度工作会,会上杨惠妍再次表示,家族一定会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话音落地不久,杨家就开启了新一轮的卖卖卖。

1月22日,广州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碧桂园发布了5项资产转让系列推介公告。

碧桂园的转让的这些资产均位于广州,包括公寓、酒店、办公楼及商业等多种物业,拟转让的价格合计达到了38.18亿元。



近年来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碧桂园的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从去年开始包括杨国强的私人飞机等资产都被摆上货架,杨氏父女自救的步子也越来越快。

2024年碧桂园有望爬出深坑吗,杨氏父女自救的努力会有成效吗?

出售百亿资产,交房超60万套

去年8月,碧桂园将持有的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的股权,作价约13亿卖给了合作方中海。

去年10月,市场上传出杨国强将两架私人飞机摆上货架,出售价格是3亿美金。

去年12月,万达商管赴港上市失败,碧桂园作为曾经的投资者之一选择转让股权退出,拿回30.69亿元的投资款。

2024年1月初,碧桂园澳洲子公司Risland Australia,以2.4亿澳元出售悉尼剩余所持地块,约合人民币11亿元。



加上1月22日这笔38.18亿元的大单,杨惠妍待售和出售的资产,已经超过100亿元。

杨氏父女为了自救确实“拼了”,那么他们自救的成绩如何呢?

根据碧桂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3年碧桂园完成交房超60万套,交付面积约7162万平方米,这个数字接近交付第二、第三的总和。

虽然没有完成70万套的预定目标,但碧桂园交房的成绩单还是值得肯定,毕竟老百姓辛辛苦苦掏空六个钱包,不就是为了住上房子么。

不过交房排名第一的碧桂园,2024年的任务依旧沉重。



48万套交房任务还在路上

在碧桂园总裁莫斌的新年致辞中,提到碧桂园2024年依旧面对着艰巨的交房任务。

杨惠妍在碧桂园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这个问题,并且将碧桂园2024年的交房任务定在了48万套。

杨惠妍给碧桂园的高管也打了“预防针”,面对48万套的天量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

的确,要完成这么巨大的任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钱。

钱从哪里来呢?

最理想的状态是地产市场回暖,碧桂园的销售大幅提升,通过自身“造血”给保交楼提供现金。

但是面对整体低迷的市场,想通过销售回款造血多少有点不现实。



并且碧桂园的项目大部分在三四线城市,是这一轮地产下行冲击的“重灾区”,目前还在寻底企稳,所以销售基本很难靠得住。

而融资方面,碧桂园的境外债务重组还没有落定,这部分债务余额达99.1亿美元,风险依旧存在,碧桂园想要融资也不是那么容易。

因此,碧桂园能够搞钱的办法也就只有出售资产了。

但是对于碧桂园来说,搞钱只有一条路,花钱的地方却非常多,除了保交楼之外,债务化解、公司运营各方面都需要钱。

所以2024年,碧桂园还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碧桂园会不会倒下?

提起碧桂园,大家不由自主就会想到恒大。因为两家企业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都喜欢玩“高周转”,都重仓三四线城市,都有巨大的规模,并且曾经在地产销售排行榜上长期“霸占”前二的位置。

那么碧桂园会不会走恒大的老路呢?在我看来大概率还是不会。为啥呢?

首先,碧桂园保交楼比恒大做的强太多了,许家印在被抓之前,虽然嘴上说着把保交楼放在第一,但实际上却想尽办法转移资产,最终把自己弄了进去。



碧桂园在2022、2023年两年内合计交房130多万套,按照“6个钱包”的算法这背后是近400万个家庭。

这400万个家庭关系到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的稳定,碧桂园守住了保交楼就是守住了底线,并且今年碧桂园还有48万套的交付任务,如果碧桂园倒了,这48万套房子的问题谁来解决呢?

其次,前面说到杨氏父女出售各种资产,也是不断对外释放积极信号,证明他们在积极解决问题。

相较而言,许家印被抓前的大部分动作仅仅只是表演,落到实处的几乎没有,这也最终耗尽了大家对他的耐心。

更重要的是,碧桂园的境内债展期已经获得通过,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美元债。

去年11月融创美元债重组成功,算是给碧桂园做了个示范,相信碧桂园大概率会沿着融创的路径寻求美元债重组。



再次,碧桂园的“家底”也还算厚实。

根据2023年中财报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碧桂园已签约或摘牌的项目有3103个,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7802亿元。

接下来杨惠妍肯定会想尽办法盘活这些资产,毕竟碧桂园的头上的大山还没有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