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满足于保障房获评鲁班奖

更新时间:2024-01-03 11:40:40作者:无忧百科

不能满足于保障房获评鲁班奖

原标题:不能满足于保障房获评鲁班奖

最近,2022至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揭晓,我省13项工程榜上有名,其中包括祥平保障房地铁社区二期工程2-2地块主体工程(含装修工程)、马銮湾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工程A1-2地块等两个保障性住房项目。保障房项目从成千上万项工程中脱颖而出,跻身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榜单,也受到广泛好评。

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最高级别奖项,鲁班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主要授予我国境内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新(扩)建工程。这个奖项,难能可贵的是始终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和公开、公正、公允的原则,不仅申报条件相当苛刻,而且严格控制获奖工程数量。可以这么说,鲁班奖奖项级别和评奖标准高,而评奖频率相对较低且入选数量较少,因此含金量十足。

毋庸讳言,一项工程要想入选鲁班奖榜单,首要条件就是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公众印象中,保障性住房建筑质量往往是个突出问题。事实上,个别地方出于成本等方面考虑,的确有一些保障房施工、监理、验收质量把关不严,屡有出现室内建筑墙面不平整、设备管线设置不合理、卫生间渗水等问题。但保障房总体处于受控状态,质量过关又安全可靠。就此而言,保障房项目获得鲁班奖这样的奖项,意味着其建设质量、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都达到了业内较高水平。此事引发关注,有助于改变以往保障房建设品质不佳的刻板印象,更是对其背后民生理念和社会价值的认可。

当然,保障房质量过关只是基本要求,广大群众对此还有更高期待,简单地说就是希望好质量之外,也要有好规划、好地点、好配套。众所周知,保障房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建设的民生工程。保障对象普遍经济条件较差、老弱病残多,对交通、医疗、教育等政府公共服务依赖度很高。有关部门应当遵循惠民便民原则优化规划选址,尽可能把项目安排在环境适宜、公交便利、配套成熟的区域。特别要充分考虑商业配套、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到适宜居住,便捷出行。以入选的两个项目为例,选址结合新城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选择区位较好的地块实施项目建设,配以轨道交通,可谓交通方便、配套完善。

再者,从范围来看,相比于各地建设的保障房数量,获奖项目毕竟有限。换句话说,仅有某些项目部分建筑获奖远远不够。有关单位应当提升责任意识和为民情怀,真正把保障房当作民心工程来抓,以这些精品项目为标准,建立健全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不断提升保障房的建设及居住品质,努力满足群众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的需求。(潘抒捷)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