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洲政策中心:探索双边理性合作之路

更新时间:2023-11-14 15:08:33作者:无忧百科

对话欧洲政策中心:探索双边理性合作之路

近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这是近四年来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一次汇集国际高端智库的线下交流盛会。来自中美欧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名智库代表应邀出席这次创新年会,交流全球发展趋势的前沿观点,共商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

欧洲政策中心首度在华线下会议

本次创新年会一共举行了五场圆桌对话,其中包括CCG与欧洲政策中心(EPC)举行的两场圆桌讨论,主题分别为“中欧关系:回顾与展望”以及“中欧全球治理合作”(闭门讨论)。EPC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法比安·祖莱格(Fabian Zuleeg)、欧洲外交事务研究中心亚洲项目主任杨卡·奥特尔(Janka Oertel)、法国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弗朗索瓦·尼古拉斯(Francoise Nicolas)、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研究项目负责人乌娜·切连科娃(Una Aleksandra Berzina-Cerenkova)、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顾问巴德胜(Bart Dessein)等十余位欧洲方面的专家以及多名中方专家参加了这两场圆桌讨论。

欧洲政策中心位于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致力于为欧盟决策者提供政策分析和参考的智库,欧洲理事会首位常任主席赫尔曼·范龙佩出任荣誉主席。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EPC发表了主题演讲,阐述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去风险”战略,引发了各方关注。

在过去数年里,CCG专家与研究院与EPC举行了若干次线上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中欧经贸关系、气候变化合作、全球治理以及乌克兰危机等方面的话题。CCG负责人与专家团队也多次到访布鲁塞尔与EPC专家进行线下交流。本次智库创新年会是EPC专家首次到北京线下参与相关对话和交流。相对于在欧洲和线上的交流,一向比较习惯于直言不讳的EPC专家们在北京会议上显得更加包容和更具有建设性,话题也更加广泛和具体。这说明线下交流以及“主场”对话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话题和共识形成。

老话题的“新说”

CCG与EPC多次交流中有两个老话题是不可避免的。首当其冲的是乌克兰问题。此前与EPC的交流中,我们有个深刻的感受,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无论从理性的国际关系角度还是从情感角度,对欧洲均产生了沉重的冲击。CCG负责人在2022年和2023年多次赴欧洲走访和调研过程中注意到,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年代后,面对突如其来的乌克兰战事,欧洲社会一度处于震惊甚至是精神“休克”状态。这种情绪在我们与EPC此前的交流当中也有所体会。

一年多之后,俄乌冲突对欧洲整体上的冲击仍在持续,但EPC专家们情绪经过调整已经平稳,在面对中方同行时,可以用比较理性务实的态度探讨乌克兰问题。今年以来中方积极参与调停乌克兰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主张。在这一方向上中方付出了不懈努力,欧洲开始渐渐理解。

因此,本次的交流中,欧方专家一方面仍旧致力于向中方解释乌克兰问题对欧洲局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双方在应对乌克兰问题方面合作的可行建议。例如,EPC的专家强调,在2022年之前,乌克兰与中国的关系良好。即使是在冲突结束之后,“中国仍将是乌克兰的重要伙伴”。在8月沙特吉达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上,中国派代表参会,推动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参加这次国际会议,未来中国可以继续发挥这种桥梁作用,“为下一次和平会议打开大门”。EPC专家还提出,中方可以在黑海粮食协议以及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说,这些建议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做法一致,欧方专家在中欧关系上也采取了“解释+建议”的方式,重点向中方解释欧盟对华关系的三重定位(即“合作和谈判伙伴、经济上的竞争者和制度对手”),欧方认为这三重定位“不是互相冲突的”,“是并驾齐驱的”,欧方不会把中国视为“生存性威胁”。当中方专家表述了对这三重定位的逻辑关系表示出疑惑后,欧方表示各方均不宜反应过度。还有一位欧方专家称,当前中欧之间之所以存在误解,并出现过度反应的原因,是中方习惯于用看待美国的视角看待欧盟,而欧盟习惯于用看待俄罗斯的视角看待中国。不论这位专家的观点客观程度如何,能够跳出之前单一视角平衡看待中欧关系,也体现出欧方对华认知在某种程度上的进步。

在建议方面,欧方专家比较强调双边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例如,有欧方专家提出中欧可以在ESG、绿色债券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方面。也有专家认为,中欧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因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会涉及到产业政策问题,由此存在引发贸易争端的风险。有意思的是,欧方专家表示很高兴看见英国邀请中国参加11月1日在布莱奇利园举行全球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依照他们的判断,人工智能将是在核武器、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之外的第四种“生存型威胁”,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齐心协力,构建共同的监管框架。

不过,上述合作推进有赖于未来中欧关系进一步回暖。但专家们对未来一年中欧关系走向仍持谨慎表态,一部分原因在于2024年欧洲议会将面临大选。届时欧盟领导层将会出现较大调整。近期的中东地区的动荡对欧盟政治格局产生了影响。应该注意到,地缘政治因素是未来影响中欧关系的一大变数,需要各方关注。

多极化基础上的多边合作

CCG与EPC在乌克兰问题交流上变得务实,为本次智库创新年会上的交流奠定了友好的基础,双方谈及的话题丰富程度大为提升。除了此前双边在气候变化、数字治理方面的合作之外,欧方专家们还提到了G20下的多边合作、核安全问题以及文化交流与智库合作。

G20下的多边合作这一话题建立在欧方专家们一个基本共识之上:全球已经进入了多极化状态(multi-polarization)。当然,各方对多极化的定义和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有欧方专家认为多极化就是指美国一极独大状态结束,多个中等力量(middle power)崛起。还有专家认为,当前的多极化并不完全是多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崛起,也包括非政府组织(例如公民社会)的崛起,这使多极化呈现出多个层次,因此当前全球治理出现了“多个多极化”特征(multi multi-polarization)。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多极化最重要的全球机制,G20的合作方式也应该予以调整和改变。欧方提出,在G20框架下,可以尝试以小多边(minilaterals)、诸边(plurilaterals)以及菜单式多边主义(multilateralism à la carte)等方式分为非正式小组,用以分别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具体的问题。德国方面的专家提出可以考虑扩大联合国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以增加其代表性。

最后,在文化交流领域,欧方专家认为,经历了三年的隔绝之后,双边恢复文化沟通成为当务之急。相互隔绝导致中欧之间缺乏“共情”(empathy),双方需要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通过公民社会之间的对话,对决策产生影响。这其中可包括组织“全球公民社会”大会。各个智库应该积极参与创造新的叙事方式,实现全球叙事多元化,从宏大视角提出有价值的行动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