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美国将派“最强大代表团”参加进博会

更新时间:2023-11-01 08:10:12作者:无忧百科

媒体:美国将派“最强大代表团”参加进博会

本报特约记者 甄 翔 本报记者 赵觉珵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香港《南华早报》10月3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随着中美关系缓和,美方预计将派出“最强大代表团”参加此次进博会。

据报道,美国代表团中的主要官员包括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哈夫迈斯特以及美国农业部北亚事务高级顾问谢帕德,这是美方首次派出此类高级别官员出席进博会,此前的进博会大多由美国个别企业、贸易组织和地方官员出席。美国农业部已证实,美国代表团将包括17家展商,届时将在进博会上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重点推介来自美国加州、爱达荷州和佐治亚州的农产品和农业科技。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作为进博会历史上首个美国官方展馆,这将凸显美中两国之间农业贸易的“丰富性”。


美国农业部将亮相进博会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腹地中国协会”组织了由来自20个美国内陆州的市长们组成的市长团,前往中国探索商机。此外,来自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和美国蔓越莓市场协会等产业机构的代表也将加入美国代表团赴华参加进博会。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近日发布消息称,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正式鼓励美国农业领域相关机构参与展会。

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从高层到地方的交流呈加速恢复之势。爱达荷州政府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瞿丹然10月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美国联邦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进博会的举动无疑为中美之间的农产品和食品贸易释放了良性开放的信号。预计美国农业部高级官员也将出席相关签约仪式。《环球时报》从了解本届进博会筹备情况的人士处获悉,包括荷美尔、莫顿盐业、OCC桔芝士公司等美国农业和食品领域企业和机构今年将首次参展。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10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称,第六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已确认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目前,第六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延伸阅读

“面向旧金山”,中美双方最在意什么?

10月26日至28日,王毅外长应美方邀请,对美国进行了访问。

期间,王毅分别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同美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两轮会谈,并分别同美国战略界、工商业界等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在30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此访期间,双方都认为,中美两个大国保持对话是有益且必要的。双方都希望中美关系尽快稳下来,争取好起来。双方都同意朝着实现旧金山元首会晤共同努力。

中美双方各自最在意的议题分别是什么?又在多大程度上有希望达成共识?近期频频操弄对华高科技出口、南海、台海等议题的美国,又能拿出多少诚意为实现“旧金山会晤”保驾护航呢?

中美双方开诚布公讨论最在意的议题



拜登在白宫会见到访的王毅外长

相关报道指出,王毅和拜登谈了一个多小时,和沙利文谈了三个小时,和布林肯谈了七个小时,从中不难看出双方对于此次对话的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旧金山会晤”成为此次王毅外长的三场活动中共同的关键词。

在同拜登会见时,王毅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拜登总统的问候,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就是同美方沟通,切实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面向旧金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在同布林肯举行两轮会谈期间,双方同意,为实现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而共同努力。在会见沙利文时,双方也在通稿中再次明确,“双方同意,为实现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同努力。”

有分析指出,这也表明了双方认真去谈的态度,以及为实现两国元首会晤最大努力“铺路搭桥”。

从中美双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讨论了包括高层交往、双边关系、中美直航、台湾问题、南海局势、巴以冲突、乌克兰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其中,王毅明确告知美方,台海和平稳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台独”,中美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必须坚决加以反对,并体现在具体政策和行动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双方发布的公告能明显看出各自最在意的议题,比如美方又再次强调了芬太尼、人权等事宜,包括就中国关心的对华科技问题上,美方也对中国投资环境发出‘质疑’,个人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双方把各自所想的利益都拿出来,但是有一些分歧暂时无法弥合。”

杨水清指出,针对台海问题,中方已经阐述了自己的坚定立场,但美方频频将“与台湾关系法”和“对台六项保证”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放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前两项在美国国内都以法案的形式通过了,所以在美方的逻辑里,到底哪个是它们优先遵循的,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汪文斌再次强调王毅外长在会晤中提出的“五个必须”

在30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再次强调王毅外长在会晤中提出的“五个必须”:必须遵守两国元首共识;必须稳定中美双边关系;必须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必须管控分歧矛盾摩擦;必须推进互利合作,并且明确指出这是2023年中美关系曲折历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中方进一步框定和聚焦“客观认识对方战略意图,正确看待中美交往中的竞争因素,厘清国家安全概念”等三项任务,显示出中方对于如何有效推进中美关系回到健康轨道,正形成日渐清晰的认知与规划。

“通往旧金山” 之路不能靠“自动驾驶”

自今年6月以来,美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加州州长纽森先后访华。加上这次王毅外长访美,中美高层频繁互动,两国关系有了止跌企稳的势头。不过中美要进一步推动高层互动,实现双边关系的止跌企稳,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脱钩断链”、“气球事件”、为菲律宾站台等一系列事件,都将中美关系推向冰点。杨水清认为,美方不能只顾自身利益,在通胀领域与中国合作,转脸却在外交与军事上咄咄逼人。不过她也表示,双方能坐在一起谈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接下来看双方如何在各领域展开务实合作。

眼下,从中美经济工作组、金融工作组相继运作,到地方交往、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慢慢恢复,中美各层面交往正越来越频繁。中美双方商定,将于近日分别举行中美海洋事务磋商、中美军控和防扩散磋商、中美外交政策磋商、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并探讨签署残疾人事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进一步增加客运直航航班。

王毅在28日与美国战略界人士举行座谈时也强调,“通往旧金山”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为此,双方要切实“重回巴厘岛”,把两国元首的共识真正落到实处,排除干扰,克服障碍,增进共识,积累成果。


王毅与美国战略界人士举行座谈

美国大选会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吗?

有分析认为,由于面对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压力,本届美国政府日趋需要外交领域的加分。构建良好中美关系,继而惠及中美双方良性发展,已经成为拜登总统在外交领域最有可能的加分项。此轮中美高层会晤,美方表现出积极而务实的转向,也在预料之中。

在杨水清看来,竞选背景会让美国作出一些妥协。尤其是随着美国2024大选将近,民主共和两党的内部斗争加剧,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已经让它自顾不暇,比如现在众议院不想再继续花钱,想要停掉对乌克兰的支持,先支持以色列,这样混乱的内部环境也导致美国想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

作者丨丁舒航,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本文标签: 美国  郑艺  盛秋平  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