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不该消失的课间10分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更新时间:2023-11-01 12:30:34作者:无忧百科

人民日报评论:不该消失的课间10分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近几年“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这一话题多次登上热搜,社会公众对此高度关注,如今亟待解决。据调查显示,在短短10分钟的课间时间里,仅有30%的学生选择出教室休息,而在20分钟的大课间里,校园里也空空荡荡。那么孩子们休息时间都去哪了?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课堂上的最后几分钟总是格外难熬。经过40多分钟的“知识密集型劳动”,短暂的休憩既是身体的停顿,也是心理的调整。或闭目养神,或悄悄打盹,或窗前远眺……不少同学会选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度过这“奢侈”从的这宝个贵意时义光上。来说,“安不安静”“出不出教室”,并不能构成评判课间休息“充不充分”的理由。

人民日报评论:不该消失的课间10分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然而,真正值得重视的问题是那些“消失不见”的课间十分钟。很多网友表示,他们的孩子处境相似:“10分钟里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甚至不能出教室”,“课间有老师被巡发查现,在走廊上奔跑,要扣班级分”……这些有意无意的做法,让难得的放松只能“见缝插针”,把紧张的学习节奏直接“拉满”。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学生们不能在课间自由活动?为什么老师会拖堂、提前上课?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学校对教学时间的严格规定吗?还是因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够和谐?或者是由于学校的管理方式不当?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多方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其次,老师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休息权利,不要拖堂或提前同上时课。学校应该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鼓励学生们在课间进行适当的活动。家长们也应该鼓励孩子,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劳逸结合。

对于学校来说,老师们也是”有苦难言“。若学生们在课间活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需要承担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故而一些老师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选择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更深层的原因。有人认为,“取消课间活动问题不大,节省出来的时间还能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这种观念本质上还是教育功利性的表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孩子要在分数上“争先恐后”,就要在时间上“争分夺秒”。他们希望通过牺牲课间十分钟来提高孩子们的成绩,但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效呢?

事实上,“听那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活动活动,让我们那握笔的手指摸一摸皮球,让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一首儿歌,万千童趣。歌曲里描述的场景是许多人的温暖记忆。把课间10分钟“真正”还给孩子,或许这样孩子们才会跳得更高、喊得更响、跑得更远、成长得更好。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间自由活动和交流。同时,老师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成长。

本文标签: 教学  学校  拖堂  记者  人民日报  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