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涨价因素聚集,物价短期企稳

更新时间:2024-05-24 08:04:38作者:无忧百科

众多涨价因素聚集,物价短期企稳


李蕾/插画

冉学东

去年一年通胀低迷,今年以来物价形势有一波三折之势。1月份CPI同比上涨-0.8%,2月份CPI同比涨幅一下子升到了0.7%,3月份CPI同比涨幅为0.1%,4月份CPI同比上涨了0.3%,且环比上行0.1%,一般把4月份的物价看做小幅上涨。

4月份的物价上涨能否持续呢?现在看来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目前看,物价上涨的因素越来越多。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最典型的指标是,2月以来,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连续提升,5月涨幅扩大至19.4%。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金属、能源化工,5月同比涨幅进一步走阔;金属、石化加工等行业营收增速亦有所改善,指向近期工业品价格回升存在需求端支撑。

有色金属是今年以来最抢眼的种类,黄金率先启动,白银跟随,屡创历史新高,“铜博士”更是走出连续逼空式上涨行情,铝的涨势凶猛,此后铁矿石价格反弹带动黑色指数攀升。5月,南华有色金属指数涨幅扩大至16.9%;南华黑色指数同比升至14.7%,其中铁矿石权重高达40%,同时4月以来价格明显反弹,是黑色指数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有色金属的上涨是国际性的,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幅上涨,同频共振,最主要因素是美国人工智能的爆发,引发对有色金属的需求,能源行业的上涨也与此有关,同时国内电力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是有色关键支撑。

而黑色指数的上涨,也与受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刺激政策的连续出台有关,特别国债的大规模发行,专项债的提前发行都引发与此相关材料的需求爆发。

此外,苯乙烯价格涨幅居前,苯乙烯价格自去年12月起进入上行通道,今年5月20日南华苯乙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来,纯碱、玻璃价格也开始修复,今年一季度纯碱、玻璃价格明显回调,4月以来价格连续反弹。

工业品价格上涨对这两年一直低迷的PPI是一个好消息,而PPI会较快的传导到消费端,对CPI也构成利好。

今年来,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也影响物价,尤其是公用事业价格的上涨。近日,中国铁路12306网站显示,武广、沪杭、杭长、杭甬均于5月2日发布了调价公告。根据公告,自2024年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及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将进行优化调整。不过由于高铁票在居民消费中占比较小,一般认为对物价影响不大。

近期也出现了水价电价上涨的消息,这些消费品涉及居民部门和非居民部门。比如广州、上海等地都同步上调了居民和非居民水价,由于当前居民部门水价相对较低,居民用水涨幅会明显高于非居民部门。

电价方面也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目前主要是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比如安徽将目前执行的7、8两个月的峰谷时间段扩大到7月、8月、9月、1月和12月,在这5个月里,峰价上浮比例从81.3%提高至84.3%,谷价下浮比例从58.8%提高至61.8%,即峰价更高,谷价更低。

公用事业涨价应该是抓住了有利时机,最近两年国内需求不足,尤其是居民的消费疲软,物价低位运行,而公用事业长期处于价格较低状态,目前是调整公用事业价格的一个较好的窗口期,公用事业类企业后续可能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过渡,价格可能也会持续上涨。市场预计未来,在公用事业方面,可能将会有更多地方适当调整。

另外一个对物价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猪肉价格。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全国均价逐月走高。2月7日生猪期货价格触底反弹以来,累计涨幅已达16%。5月20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15.75元/公斤,较4月28日上涨0.99元/公斤,涨幅6.71%。有机构预计,今年生猪价格高点或在18-20元/公斤区间,相应拉动CPI上涨0.75-1.1个百分点左右。

目前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在供给端,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决定未来生猪出栏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产能去化压力不大。

因此,笔者判断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以上物价上涨因素足够支撑至少年中几个月物价的止跌反弹,但是由于需求仍然较低迷,房地产刺激政策未来效果上需要观察,而近几年金融数据进一步处于紧缩状态,未来物价仍然形势仍然需要谨慎。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