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知道这些,陪娃写作业才会那么累!

更新时间:2023-09-26 15:08:42作者:无忧百科

之前不知道这些,陪娃写作业才会那么累!

新学期开学快一个月啦,我身边也有不少小伙伴的娃,从幼儿园晋级成了小学生!

每天上班她们的脸色都有点惨绿,说小学果然和幼儿园不一样了,好日子真是到头了!拼音还没开始学,口算还没开始练,只是每天放学回家那一点点作业就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的……



“写作业”这三个字就是能成为葬送我们和娃亲密关系的火药桶。

孩子不写作业时可爱,一写作业就变了个人:10分钟的作业写成两小时,椅子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上厕所、喝水、削铅笔、吃水果,各种找解压……写个作业真的有那么大压力吗?

作为经历过一年级的撕磨期、以及如今和小学生作业已经“鏖战”了3年多的过来人,我一直都很愿意掏心窝地和大家聊聊我陪儿子写作业的“战斗经验”,但因为孩子个体差异、我的经验也会相对侧重解决自己的情况,所以我希望能站在更全面的角度来分享经验。

恰巧,我最近刷完的一本了特别棒的育儿书——《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这里说的“多动”不仅是指那些已经确诊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还包括那些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的孩子),作者是瑞士专门从事学习训练的认知心理学专家,他关于怎么搞好学习的每条建议都非常有实操性,因为解决作业的问题,其实解决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



所以我借这本书的内容也结合我们国内教育环境的情况,整理出了一些干货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每天疲于“催”+“吼”却收不到效果、也别无它法,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你打开思路。

01

孩子抱怨作业又多又难?让他尽情吐槽

来,我们先来看看,每次娃在作业本前面一动不动的时候,嘴里会嘟囔什么?是不是下面这几句——

“作业太多了!”

“这太难了!我不会!”

“这道题也太无聊了吧?”

基本上听到这种抱怨,我们已经开始搓火了,但还是要好声好气的吐出一堆大道理——

“快来,只剩三道题了。如果你注意力集中的话咱们只要5分钟就能写完。”

“这个不难。你只要……”

“你以后在……的时候会用上这个知识点的。”

显然,这种话术在娃这里是不会奏效的,接着他会振振有词地和你掰扯:老师根本没有好好讲解过这些题目,不是我上课没专心听;还会连环炮的对你发问,为什么要学这个,长大以后有用吗?你工作上用得着吗?

原本5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作业,变成了无休止的辩论。所以千万不要掉进这种“陷阱”,这时候我们的脑子一定要很清楚,咱们的任务是啥?是孩子赶快写完作业好洗洗睡了,不是来当“最佳辩手”的。

你就静静地听娃把牢骚发完,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附和一下,“是啊,作业还真不少呢!”“哇,这道题看起来是有点难!”“我小时候也很讨厌这种题。”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总是需要找个人“吐槽”;对于在学校被“约束”了一天的孩子而言,发牢骚这件事不仅能纾解他们的焦虑和不满情绪,同时作为一个聊天的契机,可以大大改善亲子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作为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倾听者就够了,千万不要说出“肯定是你不努力”“作业一点也不多”这样反驳的话。就是表达欲再旺盛的娃,只要你不去反驳他,一般10-15分钟他就能说到词穷了。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孩子的感受,他们的抵触情绪便会有所减少。等发完牢骚之后,孩子再写作业,就不会再抱怨了。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升孩子写作业的效率。

02

没法专注的写作业,可能是环境太安静了

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大部分爸妈的设想都是:

独立的书房,保持安静,配置好专门的学习桌椅,桌上还要放着一盏护眼台灯,并调整好光线……

但,对于容易分心走神的孩子来说,待在绝对安静的小房间里时,他们会感到很焦虑——周围越是安静,他们就越感到无聊,并且越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躁动,因此就会积极地寻找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娃并不是被外界打扰而分心,而是会不自觉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想要逃离使他们焦虑的环境。

这个观点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

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挪威的脑神经学家就做过专门的研究,即背景噪音对有注意力缺陷问题及没有该问题的儿童的影响。

他们找来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分别在两种场景下学习:一种有背景噪音,一种没有背景噪音。

结果表明:有注意力缺陷问题的儿童在噪音环境下能够记忆更多内容,但没有注意力缺陷问题的儿童则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够记忆更多。



你也可以理解为,在适度的背景噪音下,容易分心走神的孩子,他的注意力会更集中。

适度的背景噪音,一般指的是环境白噪音,比如慢节奏的器乐,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妈妈在厨房里有节奏的切菜声等。

如果你家的娃,在安静的书房里总是躁动不安的话,你也可以试试让他在客厅,餐厅写作业,甚至带到咖啡馆、办公室里,看看效率是不是有所提升。



多尝试几次,你就会找到最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千万不要被写作业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了,不是必需在封闭狭小的书房里,也不是一点音乐都不能有!改善一下环境,来点轻松的music,说不定效果会奇佳。

03

写作业,一定要坐着写吗?

很多娃在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或者时不时地用手指扣扣桌面,还要不停地晃荡两条腿……

这种场面看了太心烦了,你是不是立马甩出一句:“坐着别动!你这样没法做题!你晃得我心烦!”

好了,接下来我又要抛出一个颠覆大家认知的观点了,在《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这本书里,作者的建议是:孩子想动,那就让他动!

这是因为在动脑的过程中,强烈的活动欲望可能是人体的一种补偿应激反应,以此来弥补大脑激活不足,同时还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还有研究表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娃,当他们在椅子晃腿、或者动不动就站起来的时候,其实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学习,背课文背单词都比安静坐着的时候更溜!

而且这部分孩子,当他们身体活动频繁的时候,就会忘记“插嘴”,爸妈的耳根子都能清净不少!

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告诉我们,就这么放任孩子以奇形怪状的姿势写作业,而是不要去压制孩子的活动欲望。有针对性地将运动融入学习中去,比如:

-站在立式办公桌旁写家庭作业;

-在房间里边走边背书;

-在健身自行车上阅读:

-在蹦床上背乘法表;

-在做10以内算术题时来回扔球;

-在家里画一条运动轨迹--孩子需要在轨迹上的一个节点记住所听到的单词和句子,在下一个节点写下这些单词和句子……



原来写作业还能这样,这些运动+学习的小技巧是不是看完茅塞顿开。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时刻督促孩子保持安静!咱们要有勇气卸下自己内心的包袱。

04

写10分钟作业就想摸鱼,那就摸吧

及时进行短暂的休息,能更有助于孩子保持专注,很多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尽管如此,大多数的爸妈还是希望孩子能一口气完成作业,至少是完成语文、数学中的某个单科的作业,才歇口气。

原因也很简单:“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终于让他开始学习。休息之后,我又得重新费劲地让他开始!”

“他一直磨磨蹭蹭的,学习时总是望向窗外。如果让他休息的话,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不允许孩子休息,只能长时间地写作业,那么他会产生以下联想:

如果我妈让我开始写作业,我就乖乖照做的话,那我之后就要长时间地坐在那里学习了,写完才能休息,所以我最好尽可能地拖延这件事;

学习真的很累,有时我只能在爸爸不在时偷偷地去厕所或看看窗外来休息一下;

只有我打哈欠、叫唤、揉眼睛或大声抱怨时爸妈才允许我休息,所以我就要经常这么做。

你允许孩子休息的时间越短、让孩子写作业的时间越长,你的孩子就越会磨蹭和抱怨。他会试图逃避学习,通过其他方式偷偷地休息。这也正是为什么好多孩子会拼命找借口拖延或者逃避写作业的原因。

其实一二年级的娃,能集中注意力10-15分钟就已经算很好了,咱们要求也不能太高,适当放低一下标准,在学习桌旁边摆一个计时器,观察一下娃的状态,如果10分钟之后他开始有点走神不耐烦了,这时候就“暂停”一会儿,让他松松筋骨,摸摸鱼。



在这种休息时间里,可以安排一些孩子喜欢活动,例如去楼下散步10分钟,听一会儿音乐跟着哼哼,我们要确保的是,这种“放松”活动,是可以即时停止的,那玩游戏机,看电视剧动画片,那就不太合适了,这种活动持续时间至少是20分钟起步,基本上很少有孩子甚至成年人能够让自己即时抽离出来。

本文标签: 走神  噪音  做题  陪娃  写作业  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