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是香港的耻辱!李家超期望有序解决积弊,抹去耻辱

更新时间:2023-10-27 11:06:23作者:无忧百科

㓥房是香港的耻辱!李家超期望有序解决积弊,抹去耻辱

文︱区汉宗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以十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并向特区政府提出建议。他期望有序解决积弊,不致令㓥房户无家可归和承受不必要的焦虑。

李家超10月26日出席联合电台节目,回应市民对施政报告的意见。他表示,现时有逾20万人居住在约11万个㓥房单位,他认为大部分㓥房质素欠理想,希望工作组为㓥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他又指,㓥房既是住屋问题,也是产业问题。㓥房租赁有利可图,但特区政府只会容许业主合理地赚钱,不可剥削。至于如何处理不合资格申请公屋的㓥房户、会否考虑㓥房合法化等,他表示留待工作组研究。



11万个㓥房单位,意味着有上10万个㓥房业主,㓥房租赁有利可图才,因此生意畅旺。前特首林郑月娥被问到是否可于2049年“告别㓥房”,林郑回应称不会用这些形容词,指每个人住什么单位是个人选择,又说参观过一些㓥房“其实冇乜问题”、单位很大,“有的后生仔钟意多的私隐就住。”林郑月娥说“㓥房”这形容词笼统,她不会使用,那么在她的眼中什么样的房子才是“㓥房”呢?她是否明白,那些为了私隐去住㓥房的年轻人,就是因为经济上无法负担才会租住在㓥房之中,他们是迫于无奈的。

所谓㓥房,是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住宅单位分成不少于2个较小的独立单位,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个小单位的面积大概6.6平米,月租数千元,租客通常为草根阶层。这些人通常无法承担昂贵的租金,或者无资格轮候公租房,这些㓥房通常不在乎合消防条例,而且环境恶劣,曾多次发生夺命大火。



在香港有逾20万人居住在㓥房,㓥房的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仅6.6平方米,比公屋最少编配的7平方米还要少。其实㓥房还是贵了,很多人都会选择面积小于4㎡的棺材房,里面只放得下一张床,住得还不如一只猪宽敞,但租金却足以抵得过深圳城中村两房一厅:㓥房≤8㎡,租金约合人民币2500~4000/月;棺材房≤4㎡,租金约合人民币1600~3200/月。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基本都是吃喝拉撒在一起的。有㓥房厨房、卧室、客厅三合一,这样的房子,一家人挤在一起,一个人走动,其他人都得窝到床上。炒菜的香味和粪便的臭味混合在一起,能想象出是什么味吗?

轮候公屋逾5年半的㓥房女住户,诉苦表示居住地方有老鼠出没,“晚晚和老鼠一起睡”,患有抑郁症,长期因经济问题担惊受怕。有租住床位的青年,与22户共用一个厕所,卫生差劣经常被蚊虫木虱叮咬,身上满是疤痕伤口。这何止是“不适切居所”,简直是非人生活,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隐藏在深水埗街头巷尾的是那些被称为㓥房、棺材房、笼房的住所。区区6平方米的㓥房,没有公共厨房和卫生间。每个月的租金也需要2200港币,在香港,一个月2200港币能租到这样的㓥房已经很不错了。



在一个70平米左右的屋子里,摆放了十几个3层铁笼,住在里面的人超过了200位。老旧房屋的陈气味夹杂着汗水和烟草味,夏天的时候尤其刺鼻。这样的笼屋,租金一个月约人民币1200至2200不等。在笼屋居住的人很特殊,他们并不是无家可归,也不是被人赶出家门。而是因为他们申请公屋很多年了,仍然没有居住资格。住在笼屋,只是为了避免露宿街头而租的租金最低的床位。



香港,一个繁荣富庶的地方,面积1106平方公里,人口高达740万,如此密集的人口导致房价也是十分惊人。在各种原因导致下香港仅有23.7%的土地开发率,740万人口共同挤在77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

李家超表示,在当局努力提速提效下,房屋尤其公屋供应逐渐增加,有助申请者上楼,相信在㓥房需求减少下,市场才有望减少㓥房供应。他说,建屋不可能“粗放式发展”,不然解决了居住,大家没有地方工作,一样生活得不理想。

民间智库“香江智汇”会长、眼科医生周伯展接受传媒专访表示,㓥房是香港的耻辱,政府应积极觅地建房,排除人为干扰,为市民谋福祉。他指出,㓥房的“病源”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香港地方小,人口众多,山丘也较多;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人们都讲“地产霸权”,开发商囤地且将房屋建好后待价而沽,导致香港房价、租金排全世界首位,㓥房租金竟然贵过豪宅!



周伯展表示,要解决㓥房问题,政府需找到足够的土地资源,从市区重建、棕地农地、到郊野公园边陲地带,直至填海,政府应尽快尝试所有觅得土地资源的可能性。他举例,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曾提出,大榄郊野公园边陲70公顷地已可建2.5万居屋,周伯展认为此等利民之事应尽早开工。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