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改革方案助力工业用地“交地即交证”

更新时间:2023-09-01 11:09:04作者:无忧百科

厦门:改革方案助力工业用地“交地即交证”

央广网厦门9月1日消息(见习记者 吴馨骅)为提高工业用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工业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厦门市资源规划局于8月31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厦门市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于9月1日起实施,将形成“7+X”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强化区域统一评估,推进“用地清单制”改革,推动有条件的工业用地项目在土地成交确认后,土地竞得人实现“交地即交证”的改革目标。

据介绍,改革后,厦门将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形成“7+X”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推行形成“7+X”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

其中:“7”指的是7个工业项目准入控制指标为主干指标;“X”即单位能耗、科研投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等控制性指标。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可根据实际动态适时调整增减“X”类指标。

“用地清单”随合同交付

“用地清单制”改革是此次改革的重点。

“标准地”区域统一评估与项目普查融合。一方面,在“标准地”出让前,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一组织相关单位完成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等区域评估评价事项,并将区域评估成果纳入“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进行融合共享。另一方面,针对单个项目,还将开展项目评估普查,推进“用地清单制”改革。

在“标准地”出让前,项目发起单位开展相关评估普查后,生成“用地使用清单”,该清单将作为附件随土地出让合同一并提供给土地竞得人。

土地成交确认后,土地竞得人根据自身意愿申请办理“交地即交证”,并按照规定时限办理地价缴纳、契税缴交、合同签订、办证申请、工程规划许可申请等手续,相关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登记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交地即交证”。

这将大大减少项目开工前办理各项手续的时间,助力工业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格“净地”出让规定

此外,《实施方案》明确,今后将严格“净地”出让规定,出让地需满足土地权利清晰,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法律、经济纠纷,地块位置、使用性质、用地容积率等规划条件明确,具备通水、通电、通路及场地平整等动工开发所需其他基本条件。

与此同时,厦门还将建立差异化供地模式。在确保土地市场公平、公开的前提下,鼓励工业用地依法采用“带条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租赁)等多种方式灵活供地。鼓励工业企业选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取得工业用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