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以身试药”减重30斤?警示函来了

更新时间:2023-10-18 19:41:49作者:无忧百科

董事长“以身试药”减重30斤?警示函来了

导读:董事长袁建栋“以身试药”言论再度发酵,10月18日,月内股价翻倍的博瑞医药迅速“熄火”。

文/王力 编辑/徐喆

董事长袁建栋“以身试药”言论再度发酵,10月18日,月内股价翻倍的博瑞医药迅速“熄火”。

10月以来,A股“减肥药”板块热度持续飙涨,此前博瑞医药(688166.SH)董事长因“以身试药”备受关注,董事长袁建栋声称用公司产品减重30斤,其言论一度推动公司股价,半月内博瑞医药股价翻倍。

10月18日早间开盘,博瑞医药低开低走,截至晚间公司收报41.79元/股,跌幅2.99%,市值报176.5亿元。

消息面上,前日晚间,博瑞医药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董事长袁建栋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下达的《江苏证监局关于对袁建栋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警示函表示,当前博瑞医药用于减重的注射液产品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效性尚不明确,袁建栋关于药效的相关言论具有误导性。虽尚处临床,且获批时间尚不确定,但袁建栋凭一己之力将公司送上风口浪尖,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非博瑞医药首次收到警示。

董事长袁建栋收警示函,公司股价一个月内涨102%

10月17日晚间,博瑞医药发布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长袁建栋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下发的《江苏证监局关于对袁建栋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警示函内容,袁建栋在2023年10月12日下午举行的“大咖解读GLP-1全产业链系列交流会”电话会议上,公开发布了个人试用公司在研产品BGM0504注射液的相关情况。

据悉,博瑞医药的BGM0504注射液目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用于减重,但其有效性尚不明确。监管机构认为袁建栋的药效相关言论具有误导性,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

根据《信披办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袁建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截图来自博瑞医药)

博瑞医药表示,在接到警示函后,公司于10月14日及时披露了《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司相关人员表示高度重视警示函中指出的问题,并承诺将认真吸取教训,防止类似违规行为再次发生。

据悉,此前10月12日,在博瑞医药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董事长声称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多肽类降糖药BGM0504注射液,成功将自己的体重从91公斤降至76公斤,减重高达30斤。

然而在股价疯狂拉涨后,博瑞医药公司投资关系工作人员于10月13日发布声明,澄清了有关董事长亲自试药的情况。公司强调,董事长的个体情况不能代表临床试验的客观数据,因此不应将其个人经验等同于药物的确切疗效。

虽已澄清,但二级市场热度依然不减。数据显示,10月13日和 10月16 日,博瑞医药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其中10月13日开盘后直线拉升至20cm涨停。而拉长K线来看,按9月18日收盘价算,近一个月内博瑞医药股价涨幅达102%。

博瑞医药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董监高人员依法履职的培训力度,以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司表示,这一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

实则此次并非博瑞医药首次收警示函。早在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博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成功仿制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声称已批量生产瑞德西韦原料药,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

然而,江苏证监局对该消息进行核查后发现,所谓的“批量生产”实际上是药品研发中的小试、中试等批次的试验性生产,并非已完成审批并开始正式规模化、商业化生产销售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监管部门认定博瑞医药的信息披露存在不准确之处,违反了相关规定。

针对上述情况,江苏证监局对博瑞医药及董事会秘书王征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信息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减肥药企扎堆“蹭热度”,多家企业被指“炒作”

因董事长“以身试药”的言论受到市场关注,引发了对该公司是否涉嫌信披违规的疑虑,同时被指有炒作嫌疑。

“这样的言论引发了市场对博瑞医药的关注,投资者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有了新的担忧。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应严格遵守监管规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引发误解或质疑。”业内人士表示。

除博瑞医药外,近期减肥药板块大涨期间,多家药企也纷纷踩上热点。

10月13日,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03139.SH)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关于附属公司陕西友帮中间体生产的疑问,表示该子公司可以生产降糖/减肥药物司美格鲁肽和替泊尔肽的中间体。

消息公布后,康惠制药股价于10月16日获得涨停。然而,当日交易收盘后,公司发布了一份澄清公告,指出陕西友帮目前仅处于司美格鲁肽和替泊尔肽中间体的小试生产阶段,尚未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澄清公告发出后,17日收盘,康惠制药报收19.90元,跌幅4.56%。18日,该股全天大幅震荡,最终收跌0.45%。

10月18日晚间,百花医药(600721.SH)发布公告称,当日收到新疆证监局下达的《关于对新疆百花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蔡子云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新疆证监局指出,百花医药在“e互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及相关公告中多次披露减肥类产品信息,但未清晰说明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相关项目目前尚未受到任何客户委托公司进行研发,公司无生产和销售相关药品。

同时,公司仅有奥利司他胶囊作为委托研发的减肥类产品,并且相关项目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信息披露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该情形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董事会秘书蔡子云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决定对公司及蔡子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近期,减肥药概念热度持续高涨,多家企业在临床和临床前阶段积极布局减肥药领域。业内预计到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能达到900亿美元,其中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约占3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减肥药物市场约占500亿美元至550亿美元。

这一庞大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全球目前有近300个GLP-1受体激动剂处于临床前至批准上市阶段,超过百个项目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包括106个GLP-1类减肥药的临床试验项目。

国内市场上,减肥药市场的潜力使得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和临床试验,不少企业将其作为重要战略布局。然而,国内选手当前多处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在这一庞大的市场中,技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成果将是企业竞争的关键。